上次分享了米蟲文,立刻就有朋友說要送米給我們學校弱勢的孩子。一直都有朋友不定期的捐贈物資,我聯絡好以後,就會拜託輔導老師幫忙安排發送,她真的很仔細,會記錄哪些家庭什麼時候發過,哪些家庭需要什麼,就連已經畢業好多年的孩子和阿嬤,都在她的安排名單中,也趁發送物資的時候,到家裡去探視年邁、行動不便的阿嬤們。
過年的時候送紅包和年菜、中秋節的時候送牛軋糖和月餅、端午節的時候送肉粽,七月的時候送普渡過的米麵、不定期的捐款和物資、麵包、貝果....我真的無法想像輔導老師怎麼能做到這樣,自己有三個孩子,還能關懷這麼多在校和早已畢業的家庭,探視時自掏腰包買水果,再拎一雙孩子的鞋子....謝謝輔導老師對這些孩子的用心,也誠心感謝捐贈物資的所有朋友。
有時這些家庭不是需要一包米或一個小紅包,而是一種關愛和在意。輔導老師說,有時就是用送米當藉口,去看看阿嬤們過得好不好,聊聊天。
朋友一口氣就說要捐60包米,真是嚇壞我了,我們學校剛發過,所以我立刻連絡三個學校的校長,詢問他們學校弱勢的孩子有沒有需要?調查完各校需要的數量後,朋友跟非愛不可星兒工作坊訂購了60包米,直接配送到學校去。
朋友說,這樣可以幫忙自閉的孩子就業,還能幫助弱勢家庭,真是太開心了。
有時候覺得很感動,這些朋友花了心思付了錢,卻一直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幫忙孩子。
非愛不可星兒工作坊在台東,幾年前我特地趁暑假的時候開車去探訪了一趟,看到小作坊裡明亮乾淨的環境,還有孩子們認真工作的模樣印象深刻。
我記得當時有個非常高大壯碩的孩子,脖子上掛了字卡,社工說孩子不會說話,得自己搭公車到小作坊,他身上掛了溝通字卡,讓公車司機知道孩子要在哪裡下車。我看了好感動,要讓一個沒有口語表達能力的自閉症孩子有穩定的工作,需要多少人多少訓練才能做到?
這些中重度的孩子只能做很單一的工作,一個負責秤米,一個負責抽真空、封裝、一個負責貼貼紙....8個孩子坐成一排。那天探訪時,午休時間還沒到,當天需要的米就已經包裝完了,可是孩子很固執,堅持上班時間就是要工作,沒有訂單讓孩子們很焦慮,社工只好再去搬米讓孩子們繼續包裝。
工作坊的孫爸說,這些自閉症的孩子有其中幾個家境非常貧困,有些連家人都有障礙,這一份薪水,是他們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,有些孩子住在深山裡,房子破爛不堪,看了孫爸探視的照片真的很難過。
我是定期訂購非愛不可的星願米,如果您們家裡剛好需要買米,或是您也願意訂米送給弱勢家庭,請您們給這些孩子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的機會。米不一定要送給我,每個學校一定有貧困的孩子需要幫忙,可以問問住家附近的學校輔導處或校長,讓愛心和資源可以得到最好的安排。
小作坊沒有專責的小編,都是孫爸獨自處理訂單,這些孩子每天能夠做的有限,如果您願意訂購,請給這些孩子足夠的時間處理訂單,感謝您們大家的善心。
社團法人臺灣自閉兒家庭關懷協會
非愛不可星兒工作坊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9%9D%9E%E6%84%9B%E4%B8%8D%E5%8F%AF%E6%98%9F%E5%85%92%E6%89%8B%E4%BD%9C%E5%B7%A5%E5%9D%8A-654080588122079